【学术】 中国城镇化发展模式与发展战略初探

栏目:朗恩动态 发布时间:2019-03-24
分享到: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得到较大提高,但仍然存在较多突出问题和矛盾,整体上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结合我国特殊而复杂的国情,根据发展现状和现实条件,在区域差异分析的基础上,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在东、西部地区不同城镇化背景下进行多元化发展模式的选择,是关系到中国经济、社会、政治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

 

关键词:城镇化;发展模式;区域差异

 

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改革开放使中国城市迅速发展,但城市化的进程与经济发展的现状不相协调。现阶段的城市化水平还不高,发展空间、潜力巨大。世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为我国提供了经验,但由于各国之间具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必须结合我国的现实条件,从实践已经证明的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成功模式中探索出符合中国国情、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一、概念解析——城镇化

    城市化是一个全球性的社会现象,其根本含义是指大量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和城市或城镇转移。20世纪70年代末,“城市化”的概念被引入我国。由于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数量众多的国家,非农村社区中不仅包括大中小“城市”,还包括“镇”(含建制镇和非建制镇),因此,“城镇化”更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在城市化的政策、战略中也都一直强调发挥小城镇的作用。

    城镇化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其内涵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但其本质功能是聚集和扩散。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引起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的历史过程。城镇化不仅是城镇人口数量和用地规模扩大的过程,同时,也包含了经济社会的结构、功能的转变。实现城乡一体化和城乡文明的相互渗透,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目标。

 

二、中国城镇化发展现状的思考

    目前,关于中国城镇发展模式、城镇化战略存在许多争议,单一政策性的发展模式的实施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的城镇化建设,使之不能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1.我国城镇化发展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发展迅速,但是仍然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主要矛盾是:

1)城乡二元结构,缺乏城镇化的推力。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国家发展重工业经济战略使得城乡资源向有利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方式进行分配,加大了城乡差距。改革开放后,不完全的市场经济体制又客观上加剧了城乡二元分化,造成城市经济高速发展和农村绝对贫困化。农业经济发展资金不足,生产力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低下,农民收入低,城乡贫富差距加大,进一步导致剩余劳动力转移缓慢,城镇化缺乏推动力。

 

2)农村工业模式,缺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虽然促进了我国城镇化进程,但大部分乡镇企业是在城乡体制分割条件下推行的乡村型工业模式,分散发展不能满足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要求,也无法产生产业集聚效应,致使乡镇企业吸收剩余劳动力的能力降低,小城镇规模不增反降。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乡镇企业萎缩,小城镇发展面临更多困难。

 

3)城市对农村集聚与辐射作用不均衡。由于城市与农村之间没有建立均衡增长和循环机制,城市对农村的优势资源聚集作用明显,辐射带动效应严重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

 

2.中国城镇化的发展模式分析

    在我国城镇化发展模式的选择中主要存在小城镇发展模式、大城市发展模式和中小城市发展模式。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城市发展的基本方针是:控制大城市,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在实践中,对中国城镇化发展产生影响最大的是小城镇发展模式。

 

1)小城镇发展模式。这是从我国的国情出发,以乡镇企业为导向,解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区别于人口向大城市转移的城市化道路。小城镇是特殊历史条件——城乡分割体制下的产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受诸多因素的限制,小城镇发展战略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第一,小城镇发展战略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改革与发展的问题;第二,小城镇发展战略忽视了大、中小城市在城镇化过程中的作用;第三,小城镇发展战略忽略了我国各个地区的区域差异。第四,小城镇发展战略存在着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问题;

 

2)大城市发展模式。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过程中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大城市增长迅速,这反映了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对大城市发展的客观要求。第一,大城市在国家的发展中发挥区域中心的作用;第二,中国正处于经济的高速发展时期,由城市化的初期阶段向集中化阶段转变;第三,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匮乏的国家,从长远来看,中国的城市化必须选择效益型的道路,才能实现现代化和赶上发达国家。因此,虽然政府强调控制大城市规模,但是实践中大城市的发展速度最快。

 

3)中小城市发展模式。这是介于“小城镇”和“大城市”之间的城镇化模式。为了避免“城市病”和“农村病”,依托县城(包括县级市)发展中小城市,把一些条件较好的中等城市扩展成百万人口的大城市,适当保留、改制和建设一些重点小城镇。

 

三、中国城镇化发展战略的选择

    世界各国城市化道路都无统一的固定模式,都是根据本国国情抉择的。由于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经济社会区域差异明显,城镇化背景复杂,任何一种单一模式均不可能完全适应区域城镇发展需要。城市发展应该以大城市为主导,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并举,多样化协调发展,逐步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

 

1.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区域差异

    我国东、中、西三个地带城镇化水平区域差异十分巨大,主要是作为动力的工业化水平差异巨大。东部地区在改革开放后,成为国内经济社会最发达的地区,促进了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普遍高于其他地区。中西部地区,工业基础薄弱,生态环境脆弱,农村工业稀少,缺乏城镇发展的基本动力。

    东部沿海地区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辽中南、京津唐、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城镇密集地区,大城市周围地区城乡一体化的趋势也日益明显。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由于乡镇企业的分散导致了城镇集聚能力下降;二是资源破坏以及环境的恶化形成了巨大的生态环境压力。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发展较快,数量迅速增加,小城镇的发展刚刚起步。城镇化面临的主要是巨大的人口压力和相对不足的城市吸纳能力之间的矛盾。西部地区除四川、重庆、西安等少数地区外,城镇化进程相对缓慢,城镇体系尚不健全。

    城镇化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第一,二元结构的矛盾,依托国家投资建设的城市制造业与乡村地区非农产业缺乏内在联系;第二,由于自然环境恶劣,缺乏充足的农产品剩余来支持乡村非农产业的发展;第三,经济开发和对外开放相对滞后,产业的技术进步和结构升级任务十分艰巨。

 

2.区域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

    我国城市发展地域差异是由多个综合因素形成的。首先,由自然环境条件决定的。我国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平衡,这是在长期的国土开发过程中形成的,而人口分布的疏密与各地自然生态条件的优劣差别有关。其次,影响我国城镇空间分布趋势的主要是经济社会因素。

    改革开放后国家实施了一系列向东部地带倾斜的经济发展战略,在经济和城市发展等方面我国沿海、中部、西部三个地带存在着明显差异。1999年政府从战略高度,提出了适时开发西部地带的国家战略,提出要统筹兼顾,依靠沿海地带城市的经济、社会、技术条件的优势,发挥中部、西部地带的资源优势,推动中部、西部地带城市的发展,逐步建立合理的城镇空间体系。

 

3.东部沿海地区城镇化的发展模式

    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城镇化水平高,尤其是江浙一带,城镇体系结构较为合理、空间分布均衡,对周边地区的经济社会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完全具备实施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模式。

    东部沿海地区城镇化的推拉机制十分明显。首先,城镇化的巨大推力已经形成,由于工业发达,人口稠密,人地矛盾尤为突出,促使农村产生的大量剩余劳动力有强烈的转移需求。其次,拉力来自比较利益驱动。城市的发展、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城市非农业部门劳动力的需求,为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可能。

    东部沿海地区是小城镇聚集度最高的地区,目前绝大部分小城镇都存在资源浪费问题。相比较而言,依托县城积极发展中等城市具有规模比较优势。因为中等城市具有规模适度、人口适中等特点,容易克服大气、噪音等环境污染,缓解交通堵塞、居住拥挤等矛盾,既可以有效解决分散发展小城镇带来的资源浪费、生产力布局不合理问题,又可以避免一系列“大城市病”。

 

4.中西部地区城镇化的发展模式

    中西部地区的区城镇化发展,要抓住国家经济建设重点向中西部转移、东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制定优惠的投资建设政策、充分发挥中西部地区的资源和劳动力价格优势,发展新的增长极,在推动大中城市发展的同时,积极改善城镇体系结构,增强地区经济实力,加快城镇化步伐。突破行政阻碍,构筑跨行政区域、逐步形成开放、流动、有序、互补的现代化城镇体系。

    中西部地区应构建以小城镇为重点,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体系。以小城镇为重点,是从西部地区具体实际出发的现实选择,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是科学的发展道路,二者的有机结合是符合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特点的。

    小城镇的发展必须以大中城市为依托。西部地区的城镇化以小城镇为重点,并不是说不重视大中城市的建设,恰恰相反,应注意发挥大中城市尤其是大城市的扩散效应和辐射作用。不同规模的城市应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促进我国西部地区城镇化的发展。

 

    综上所述,依据不同地域的自然、经济、社会差异,在统筹城乡发展观指导下,选择适应不同城镇化背景下的区域差异性城镇化道路,是促进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关键。东部沿海地区要提高区域首位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和竞争力,充分发挥大城市对中小城市以及中小城市、城镇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实现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模式。

    西部地区应该抓住国家经济建设重点向中西部转移和东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注重政府和市场相结合,充分发挥各自长处,构建以小城镇为重点,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体系,由此真正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参考文献:

[1]冯治.中国农村现代化道路与规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刘传江,郑凌云.城镇化与城乡可持续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3]姚鸿明.关于推进城镇化进程的若干建议[EB/OL].人民网,2005-03-11.

[4]王梦奎,冯井,谢伏瞻.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

[5]张迎珍.我国小城镇发展的主要模式及其思考[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

[6]任远.东部沿海地区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N].联合早报,2001-04-13.

[7]傅崇兰,周明俊.中国特色城市发展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8]胡顺延,周明祖,水延凯.中国城市化发展战略[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179-182.

[9]牛凤瑞.西部大开发聚焦在城镇[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10]许毅,柳文.农业产业化与城镇化的几个问题[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4.

[11]张明池,城镇化推进: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01,(6):35-36.

[12]建设部城乡规划司,城乡规划管理中心.1998年全国设市城市及其人口统计资料,1999. 

 

(感谢智慧城市圈子邱文斌微信平台对本文的整理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