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恩思考】 城市设计的根本与趋势——创造为人的城市

栏目:朗恩动态 发布时间:2019-03-20
分享到:

城市设计的根本与趋势——创造为人的城市

The Core and Trend of Urban Design: Creating a People-centric City

——时代呼唤着我们走出城市发展的误区

 

原文刊登于《理想空间 36——阿特金斯十年中国路》

 

    我们正处于一个剧变的新时代的开端,哲学和科学的先驱们早已指出现代主义和机械论的局限,人们也愈加认识到我们的世界不再是预设的、可控制的、单向度、简化思维的、完全理性的、秩序的、纯粹的、功能的、分离、排斥的,那种僵化教条、对原有结构的粗暴无理、对新结构的无端偏爱的观念愈加让位于不定性、非纯理性、随机性和混沌。我们的世界观越来越从对物质的尊重转向对人的尊重;从对理性的强烈迷恋和对人类集体主义枷锁的挣脱,到对矛盾性和复杂性的接受,整合到人类更高一层次的新的总体意识。一种新的世界观正在呈现。这就是国外学者所说的“超现代”或“整合期” 。


    形式将不再只是追随功能,我们的城市将不再是“居住的机器”,不再是僵化割裂的纯功能分区,而是有机联系的整合的“格式塔”,可以是一种真正由城市居民所创造的反映全面反映生存需求和人类情感的结构和形态,可以与自然间相互联姻而不是对抗。世界的城市发展的思潮是从现代主义(Modernism)向城市主义(Urbanism)转变。


    然而,我国当前城市建设实际状况不容乐观,值得警醒。政府机构和规划界的意识还多停留在过去,对新时代的到来仍然懵懵懂懂。普遍盛行的是陈旧的现代主义的思想和方法,机械的总体规划和非人性、无生活、“城市”还正在被不断地制造出来;我们虽然口头上喊着已被滥用误用的“以人为本的”口号,却到处在做着人的活动不得不让位于机动车和机械功能分区的规划,以及非人性化、社会公共生活严重缺失的蔓延式布局,很多区域人的生活、活动和公共空间和公共交通没有被考虑;表面化、肤浅化、“理念化”倾向在城市规划设计中蔚然成风;城市设计主客体(图底关系)颠倒,所谓的城市设计不过是美丽的图面构图的表演,是些疏离的形体碎片,或相互隔绝的死瘤(如城市中那些极稀疏路网下奇大的街块或荒诞的“大盘开发” 正在吞噬和“农村化”我们的城市),而非完整有机的“城市”空间——城市自身本应有的有机而联系的织体;城市空间越来越丧失其应有的公共性特征;我们的城市设计正在偏离其根本——强调城市公共空间和形态和公共生活乃至“格式塔”,创造为人的生活环境与 “场所”、塑造城市精神和灵魂;由于政府职能的缺位,城市开发仍然尴尬地被商业性地产开发所主导规划被自发式蔓延所胁迫;(城市发展本应是综合平衡和谐的规划引导下的有序发展,或许我们可以称为“POD”,现在奇怪地萎缩变成单纯的放任的地产开发);那些陶醉在小圈子里所谓的明星建筑师们追逐着自我的小情调却同时也在推波助澜地破坏着城市的肌理;大量思想和知识落后于时代需求的城市塑造者们在一些“权威”们的误导下正在批量地制造与人性背离与时代脱节、却要子孙后代不得不被动承受的垃圾城市。


    负面现象虽仍正盛行,但我们也有理由乐观,我们和我们的城市会历经曲折和痛苦,但终究会向正确的方向前进。只是期盼她快些来吧,让我们向生活学习、向人类共同的优秀城市学习,少走些弯路,少浪费些资源,多为人民创造些真正人性化环境,为子孙留下些还算合格的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