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野】第8期——北京规划建设问题刍议点滴

栏目:朗恩视点 发布时间:2014-04-28
分享到:

北京的规划和建设正日益受到人们广泛而热心的关注,此乃非常有益之事。无疑,首都规划和建设已有相当大的进步,城市面貌变化巨大,成绩方方面面、有目共睹。然出于一片赤诚之心,借《中国建设报》邀稿之机,将断断续续的思考略加梳理,容笔者在此不揣冒昧谈点或可改进之处,挂一漏万、抛砖引玉。郑时龄院士倡导建筑批评,规划也同样需要批评。

    很多专家认为,规划滞后于城市发展,也有工程院院士指出,目前正在进行的开发建设仍在突破城市规划的要求。笔者很有同感。近日就听到一位出租司机说,北京的建设做得不到位,公共投资效益减半,与笔者平日所见所思颇有共鸣。

城市设计没有得到应有的和正确的重视,城市建设没有逐步形成新的良好的城市空间结构,无法在人们心中形成完整的意像,更没有有机地融入北京古城原有的文脉,有些甚至破坏了城市格局。例子不胜枚举,看看天安门广场周边、长安街上、平安大街…那些庞大的建筑群,尤其是80年代后的,各自为政、自我中心、不懂得对人的关怀、对城市环境、文脉的配合呼应、有些甚至格调平庸、与这座古老的京城本应有的大气而雅致的气质格格不入,离人性化这一理想甚远,而且这样的拙劣的项目仍在自然而然的不断出现。

而比较优秀的例子,远有5070年代的建筑群,近的有中国银行总部、燕莎中心等,主要是建筑群或综合体,至于更大规模的经过良好城市设计的公共中心、新城、社区优秀实例则鲜有见到。

不用说凯文·林奇倡导的现代城市设计理念和西方古今众多的优秀城市范例,我们的祖先就留下多少足以傲然于世的优秀城市文化遗产!看看古代的北京、古苏州的平江府、看看那些江南小镇的历史风貌、还有殖民地时期的大连、旅顺、长春、哈尔滨的城市设计和空间格局,我们甚感到汗颜。那里面有太多优秀的思想值得学习!我们在与时俱进发展的同时,也有责任创造性地将北京优秀城市文化延续下去。如果将来我们只能看到一个丧失了自己空间格局和意像特色的首都,那将是北京的悲剧、中国的悲剧、也是世界的悲剧。

城市的布局形态显然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仿佛那些杂乱无章的地块和项目的背后都有不同的作用力在较量,缺乏一个统一的合力、统一的意志。似乎每个省市都有一个自己的封闭小天地;一个大院几乎就是一个小社会,与当今的时代和社会思潮多么格格不入。

再看看城市交通与布局,长期以来城市呈‘圈层式’即所谓‘摊大饼’ 的发展模式,道路从2环一直修到6环,城市对角线、东西及南北向的交通一直未得到良好的解决,也不利于有机城市结构的形成,人们离自然越来越远;整个城市过于依赖环线,造成系统的高度脆弱性,突发紧急状况下整个城市交通动脉就会全面瘫痪,后果很难想象! 近期的‘非典’突发已催生了国家突发紧急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策略和法律,应足以给我们以警醒!市区内的交通系统建设缺少前瞻性,系统之间也缺少良好的联系,比如轻轨站的设计对未来客运量可能的大幅增长带来的需求似乎考虑得较少,和地铁之间的连接生硬,加上某些选线和站点设置远离最需求的位置,大大削弱了轨道交通的效率,更不谈什么TOD、公交都市了;还比如,道路因公交站湾、平立交叉口设计不当和没有公交及非机动车系统专用道等措施造成的瓶颈到处可见,高架路效率低、桥多而缺宏观网络思想、道路性质与相应服务的用地性质背离、大型开发项目与交通系统的不良衔接(CBD、中关村西区、望京等),等等,使这些重大项目所在区域往往就是交通死结之地,交通系统落后于快速增长的交通需求。更为重要的是,面对私人轿车广泛进入家庭、汽车时代即将来临的趋势,城市规划的前瞻性准备严重不足。我们有完整的鼓励公交发展的战略的政策吗?对郊外放射高/快速道路沿线的众多零散开发项目(尤其是房地产项目)、以及郊区化趋势、乃至津京唐城市带的发展,至今缺乏完整的TODSODEOD引导策略和发展规划吗?有确保规划得以实施的科学的土地开发-规划互动机制和政策,似乎规划很被动、很滞后于开发和蔓延。也正因此,才造成了目前正在进行的开发建设仍然在突破城市规划要求的现象。

    我国目前大规模的房地产开发建设是巨大社会能量的释放,犹如一股洪流,自有其发展规律,亟须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引导;鉴于城市具有较长的生命周期;成,小则利于城市良好结构形态空间的形成与良性发展;大则关乎健康社会心理、社会形态、子子孙孙、国民素质、民族文化;败,则损及广泛且贻害久远!故须极为慎重。

规划建设中的问题,远非这篇议论性的小文能谈尽谈透的;限于篇幅,暂只零散谈到一些。恐怕这些问题的背后都有深层的原因。在规划的政府体制和职能方面,在规划研究、制定、审批、管理与实施的机制、方法和手段方面,在公共交通、空间、设施发展的引导性政策方面,在公众广泛参与、与国际接轨、优秀人才的吸收、规划人员的敬业精神和知识修养培养方面,等等,似乎还有好长好长的路要走。

政府官员、建设者、尤其是规划师建筑师,肩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重大,吾辈当努力矣!

 

摘自《中国建设报》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