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概念 | “翡翠城市”,中国城市形态的下一步?

栏目:朗恩动态 发布时间:2019-03-16
过去30年,中国的城市化以奇迹般的速度发展,如今近一半的中国人成为城镇人口。

过去30年,中国的城市化以奇迹般的速度发展,如今近一半的中国人成为城镇人口。

        中国现在每年仍新增2000万城市人口,到2030年预计会净增2.5亿人,汽车的保有量也将从今天的2亿辆增加到6亿辆。而当中国城市化进入下半场,与之伴随的能源短缺、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经济损失等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将愈发突显。

        因此,中国城市是否应当摒弃单一的土地用途、过宽的马路、千篇一律的住宅、独立的办公园区,以及过度依赖小汽车的高密度蔓延形态,转而采取以公共交通为导向、适宜步行的功能混合且紧凑的发展模式,从而实现从粗犷到精细、从量变向质变的转型。

一个新概念,“翡翠城市”——一种比绿色更全面的理想城市形态

新城市主义创始人彼得·卡尔索普(Peter Calthorpe)在《翡翠城市:面向中国智慧绿色发展的规划指南》一书。为中国的绿色智慧城市发展提供了十项简单而精确的设计原则。


原则一:城市增长边界。紧凑型增长规划,保护自然生态、农业景观与文化遗址;
原则二:公共交通导向开发。将人口集中在公共交通周边,开发适宜步行的混合用途街区;  原则三:混合用途。创建功能混合社区和片区,缩短出行距离;  
原则四:小街区。建设密集街道网络,打造人性尺度的街区,优化步行、骑行和机动车交通流;原则五:步行与自行车交通。打造适宜步行和自行车出行的环境,促进非机动化交通;  
原则六:公共空间。提供人本尺度的、可达性高的市政配套设施、绿地和公园;  
原则七:公共交通。公共交通须成为首选交通方式,而非第二必要选择;  
原则八:小汽车控制。规范停车与道路使用,提高道路交通效率;  
原则九:绿色建筑。执行最佳实践,减少建成环境对自然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原则十:可持续基础设施。通过开发可再生能源、推广资源回收再利用、提高公共基础设施的效率等手段,减少能源消耗、用水量和垃圾数量。

  目前,部分中国城市已经开始实践“翡翠城市”的设计理念。例如:重庆悦来生态城——以“小街区、密路网”提升街区可达性和街道活力,济南张马片区(创建功能混合的社区和片区,缩短出行距离)等等。

    事实上,这些城市建设中所运用的“小街区、窄马路、密路网”、“公共交通导向型开发”、“混合用途”等理念,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也得到明确反映和倡导,成为指导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新方向。

  城市毕竟是人的城市,其建设、规划和治理应以人为本,以人的幸福为尺度。唯有这种价值观改变了,才能真正改变城市的形态。


下一篇: 没有了